中国教育报是一所大学校


(资料图)

洪儒

每天坚持看中国教育报,已成为我的工作习惯,这种习惯已随我走过了30年。

“中国教育报是一所大学校”,这已是刻在我心底的认知。长期在高校工作,如何使自己增强对教育的认知、对教育发展趋势的把握?我在注重实践体验的基础上,关注上了中国教育报。我每天坚持阅读,并坚持做剪报本。不但自己读,还为全校正处级以上干部每人订一份,要求每天必读。

2000年6月的一天,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了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篇文章,此后陆续看到职业教育发展的相关报道。这让我的教育情结和情怀被逐渐调动起来,目标方向也不断清晰。2003年,我倡导举办并经上级批准,成立了一所从事专科职业教育的学院。

建校之初,难题多多,如何迎难而上、破解难题?我便从中国教育报上寻求良方,从中汲取前沿的理念、先进的经验,并不断转化为学校的办学目标、理念和做法。

2019年12月26日,当时正值教育部下文批准学校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学校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和挑战。

升本之初,应如何突破专科职业教育的藩篱,向本科职业教育转变?如何确定本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向高层次职业育人目标转变?成为我们必须探索回答的重要问题。正在积极探索答案的时候,我在中国教育报学习到了“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三个培养’”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启发。

关于应用型本科学生在技术、能力与素质和产业发展需求方面如何高度契合的问题,我在中国教育报上读到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结果导向,融合式人才培养之路”的经验,为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精细培养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示范。

回想起来,我们学校从专科教育发展到本科教育,从学院发展为大学,规模从500人发展到10000余人……可以说一步一个台阶。我心里知道,这每一步都有中国教育报的指导,在这个大学校里,我们得到了新理念、新经验,获得了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在此,由衷地感谢中国教育报,我们将在这个平台上更加努力地学习,更加努力地工作。

(作者系辽宁理工职业大学党委书记)

从一见钟情到一往情深

冯银河

与中国教育报的美丽邂逅,始于1987年。当时,我刚从师范毕业,回到家乡从教。我的家乡地处深山区,所在学校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这样的落差曾使我一度陷入失落之中。

一天,在校长办公室里,我翻阅报纸时,被设计精美的中国教育报吸引了。我像结识了一位新朋友似的,把那期报纸的每个版面都细读了一遍。

从那以后,我和校长有了个特殊约定。校长答应我利用课间、茶余饭后到他办公室阅读报纸。自此,我与中国教育报频频“甜蜜约会”。

4年后,我离开了大山,调到县城的一所学校任教。临别之际,校长将一摞中国教育报递到我手上,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你要走了,我知道这些年你对中国教育报的感情,这些报纸你带上吧,或许对你有用。”手里捧着中国教育报,我感慨万千:我带走的岂止是报纸,而是与我朝夕相伴4年的知己啊!

到了城里学校,我所接触的报纸杂志自然多了起来。尽管如此,我对中国教育报仍是情有独钟。对每一期报纸,我都仔细研读、精心摘抄,还写了不少读报心得。

随着经历的日益丰富,我萌发了向中国教育报投稿的念头。1992年,我大胆地将一篇关于职成教育的消息寄给了中国教育报。当得知我的文章上了中国教育报时,我捧着那期报纸,看着自己的名字,一连读了好几遍,那个高兴劲儿,比喝了蜜还甜!

中国教育报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继这篇文章发表之后,工作之余,我走上了新闻写作之路。后来,我调进了县教体局,专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对中国教育报的那份情愫与日俱增。我纵情地徜徉其间,了解新闻消息、掌握资讯信息、感悟人生百态,丰富了知识储备,开阔了眼界视野,增强了信心底气。

阅读中国教育报上的好文章,使我真正寻到了“在山阴道上行”的情致和韵味,或喜或悲,或思或惑,与作者共享一份心中的宁静,不断丰富着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心灵。

与中国教育报一路同行36年,我不仅从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更多的还有我对中国教育报的那种一见钟情、形影不离和一往情深、相濡以沫的情愫。我期待和中国教育报继续同行,阔步走向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淇县教育体育局)

一张张报纸陪我度过夜晚

王宏斌

窗外的雨淅沥,略微昏暗的台灯下,一份中国教育报带着我的思绪,驰骋在教育改革的高速公路上。收起报纸,听着窗外的雨声,享受难得的清静,回想着我与中国教育报的缘分。

记得刚来明远不久,有一次因为工作,我敲开了老校长陈艳霞的门。正当我准备开口说话时,忽然意识到陈校长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等待着我说话,而是手拿一份报纸,双目凝视。过了一会儿,陈校长才一边抬头和我打招呼,一边拿起手边的铅笔,认真地在报纸上做了一个记号。

临走时,陈校长拿起身边厚厚的一摞报纸,面带微笑地跟我说:“工作中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是学习不够、见识不广、阅读太少导致的,这些报纸都是我看过的,也做过标记的,你拿去好好看,它们能解决你工作中的困惑。”我接过那一摞报纸,定睛一看,清一色的中国教育报,随手一翻,每一张上面都有批注,有的上面还有被剪掉的内容,看到我惊讶的表情,陈校长说:“那些内容太好了,被我剪下来贴到我的摘抄本上了。”

当我见到陈校长的阅读摘抄本时,我被震撼到了,一个个专题、一行行笔记、一张张剪贴……这两本出自一位将近70岁的老校长之手的摘抄,不知道凝聚了她多少心血。

从那一刻开始,我老老实实做起了“阅读点灯人”,认真组织教师传阅陈校长的读报摘抄,认真组织教师进行读后分享、书写阅读感受、登记每一个人的阅读情况。

从此以后,我自己订阅了中国教育报,每一份报纸都认真阅读,认真做笔记。遇到好的文章,我会认真写出推荐语,张贴在学校的阅报栏里,安排专人组织教师一起阅读。10余年来,我的办公室里也积累了满满两柜子的中国教育报,也按照学校管理、阅读工作、学校特色、课堂改革等不同模块分类,精准推送给不同分工的管理者和教师。

2023年3月8日,中国教育报以访谈的形式报道了明远小学的阅读工作经验。只有我最清楚,我所做的有价值的思考、有意义的实践,其实根源都来自中国教育报的启迪。

想到这些,即便是在夜阑人静时分,我也久久难以入睡。已经记不清楚有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我是在中国教育报的陪伴下度过的……

(作者系山西省运城市明远小学校长)

山中岁月的那抹光亮

徐晓俞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脚步不能到达的地方,眼光可以到达;眼光不能到达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人穷其一生不过是知与行的过程,是灵与魂的修炼,而点亮我生命的是我与中国教育报一起经历的那段在山中的岁月。

2015年,我研究生毕业到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中学任教。古北口地处密云的东北部,是密云的深山区。相对城区来说,在古北口中学的任教环境是闭塞的,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发展建设相对落后,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不畅,急需开阔眼界、提升平台。

刚去古北口中学任教时,我主要承担古北口中学的历史教学工作,当时全校只有我一个历史教师,没有专门的历史教研组,只有一个大的史地政教研组。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姑娘来说,教育教学才刚刚起步,我需要更多成长与进步,才能更好地为山区的孩子讲好教育故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门卫传达室有学校订阅的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报有很多教育前沿资讯,有很多专家学者关于教育的论述,拜读他们的文章感觉就像同有思想的人在直接对话,使我的眼界和精神得到很大开阔和丰富。每到周六日,夜深人静、满天繁星的时候,我在教师公寓的小桌上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中国教育报,并对其中精彩的教育故事、教育思想进行摘录和剪贴。

在历史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鼓励学生勇于对史实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给学生全新的思维体验。除此之外,我也会将中国教育报带到课堂,开阔学生的眼界,启迪他们的心灵,为学生打开一扇思想的窗户。

在古北口中学任教6年后,我于2021年申请到密云三中交流,密云三中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学术体验以及历史教研组组内教师的辛勤指导,让我收获和成长很多。但静下心来,还会时常想起那段在山中的岁月以及在灯下阅读中国教育报的时光。虽然脚步发生了变化,但精神的成长永不停止,现在读书已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中国教育报必将伴随我继续成长。

(作者系北京市密云区第三中学教师)

父亲给我的特殊“藏品”

杨东炜

我最珍贵的藏品是一套中国教育报试刊号、创刊号,这既代表了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事业的新开始,也象征着父亲高等教育生涯的开端,也是我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起点。

1991年,父亲从山东大学硕士毕业,面对导师的挽留和大城市优厚的待遇,曾一度犹豫不决。当他偶然看到导师珍藏的中国教育报试刊1号上“教育改革”的报道、试刊15号上大学应届毕业生“把知识献给大巴山区”的新闻,以及创刊号上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后,力透纸背的铅印让父亲恍然大悟:是党和国家实施教育公平政策才让自己有机会走出大山,现在正是回报祖国的时候。于是,父亲带着导师赠送的3份中国教育报毅然回到云南。

在中国教育报的陪伴下,父亲度过一个又一个教师节,从助教成长为副教授。他从牵头开展滇池流域历史文化资料收集整理和人湖互动研究,为各级政府科学制定滇池保护政策提供智力支持;到参与编排音乐剧《阿佤人民再唱新歌》,把云南少数民族同胞在党的领导下紧密团结,胜利完成脱贫攻坚,迈向共同富裕的崭新生活唱到首都北京;再到组织少数民族学生和老挝在昆留学生友好交流,以青年交往增进中老两国传统友谊。因为在高校民族团结教育方面成绩突出,父亲所在的昆明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荣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在云南省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受到省领导表彰。转眼30多年过去了,这套报纸逐渐发黄变脆,父亲收集的教师节特刊也渐成体系,鼓舞着他在高等教育事业上不断进步。

前不久,临近退休的父亲得知中国教育报即将创刊40周年,便把这些珍贵的中国教育报传给我。我读大学时,老师们就经常依托中国教育报鼓励我们用青春服务国家发展大局。我摩挲着旧报纸,心中不禁燃起火焰——应该用好它,为新时代做点事!

创刊40年,是中国教育报的里程碑,也是父亲教育生涯的终点,还是我终身学习的新起点。

(作者系云南昆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