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兵投行学院(xbib)群里,有人问一个问题:

在哪个文件里,交易所明确点名了不得有IPO踩线申报的情形?


(资料图片)

我第一感觉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法律规定,就算是有内部把握的窗口指导或者潜规则,那也不能明确说出来啊。

毕竟,踩线申报这个并不是一个很严谨的界定,并且很难与一个明确的标准。

关键是,要把这样一个情形书面表达出来,真的感觉很不正规很不严谨。

【2】

本来,我觉得我的想法是正确的,直到有人发了这个图:

然后,我只能承认还是自己见得少,而想的太多。或者,我对于目前IPO审核的一些情况理解的还不是那么深刻,学习的不到位。

大家看到这个图都沉默了,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也是。

【3】

既然,交易所正式发布的文件都提到踩线申报了,那么总得有人来解释一下什么叫踩线申报吧?

既然是交易所出台的文件,作为文件出台的部门,是不是应该有解释的权利,同样也有解释向监管对象解释清楚?

很明显,这里说的踩线申报是涉及的一个财务问题,那么投哥猜测是不是就是说的有的发行人,在净利润规模还不是很大的时候,只是刚刚满足上市条件或者标准的时候就申报呢?

如果这就是要重点关注的踩线申报,那么又把明确的规定上市条件放在哪里,难道只有1个亿的企业才是好企业吗?

还有,我们讲创业板业绩门槛那也是相对的,是跟企业的行业地位、技术水平、上下游关系等紧密联系的。

这么说,有的企业净利润3000万元就算是刚刚满足上市标准可能未来是个明星企业,而净利润1亿元的企业或许也很快发展不利达不到预期。而拿着3000万元净利润的企业就是踩线申报吗?

【4】

收入增长异常的、客户结构变化大的、财务数据差异大的,要加强核查,重点关注。这个投哥是理解的,同时也能理解踩线申报到底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只是在正式文件中提及,总觉得不那么合理。

还是投哥那句话,对于企业来说,IPO是一个战略目标;对于资本市场来说,IPO也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中介来说,IPO或许就是无数项目中的一个而已;而对于审核监管机构来说,IPO的审核和监管,应该严谨理性,应该保持它的严肃性不能有任何儿戏,哪怕是无伤大雅无可厚非的事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