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你看,猴王‘圆脸’从山崖上下来了,它的身体最壮硕、毛色最佳、精气神十足,在这一支猴子谱系中很容易被识别。”

8月11日,正在黄山区汤口镇浮溪村——黄山野生猴谷做黄山短尾猴生态学调查的安徽大学博士生导师孙丙华教授告诉记者。

黄山短尾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猴类,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安徽主要分布于黄山风景区西南部,现有13个群体,近800只。

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对黄山短尾猴的了解与研究还是一片空白。1983年,安徽大学生物系王岐山教授与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和田一雄博士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皖南的猕猴和短尾猴开展生态学调查,并在黄山西南山麓的浮溪建立短尾猴野外研究观测基地,这也是改革开放后安徽省第一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据观测基地专家介绍,黄山短尾猴的繁衍和人类相近,他们给定向观察研究的黄山短尾猴群体按照性别、辈分起了名字,建了“家谱”。基本上是遵循人类起名规律,公猴的名字比较男性化,雌性猴子名字则比较女性化。其中,有个猴子家系是叶姓,按照“春夏秋冬”的方式命名;另一个猴子家系是头家,头家又分为两个支系,一个分支是以“春夏秋冬”命名,另一分支是以“荣华富贵”命名……

基地自建立以来,经过王岐山、熊成培、和田一雄、李进华、夏东坡、孙丙华、王希等三代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和钻研,不仅为黄山短尾猴建立了完善的“家谱”,更是创造性地开发了野生动物非干扰的定量观测研究技术,为“大黄山国家公园”和“黄山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作者:樊成柱

编辑:程子洋  二审:胡晓苗   终审:王翠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