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势Auto-First|刘天鸣

在车企内卷、需求放缓的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普遍承压,但在一系列促消费者政策以及4、5月同期基数相对偏低的影响下,车市大盘稳中有升。

据中汽协数据统计,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3%和9.8%。其中,乘用车上半年产销分别完成1128.1万辆和11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1%和8.8%。


(资料图片)

市场产销表现持续回暖带动了汽车制造业利润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利润2176.3亿元,同比增长10.1%,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比重为6.4%,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为4.8%,较去年同期微降。

具体到车企,盈利能力表现却冰火两重天。比亚迪、江铃汽车的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态势,海马汽车、赛力斯、北汽蓝谷净利润亏损实现同比收窄,但扣非净利润亏损呈现扩大趋势,长城汽车虽然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均呈现出盈利态势,但较去年同期呈现大幅下滑态势。

比亚迪乘着新能源汽车热,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上半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车125.56万辆,同比增长94.25%。在销量快速增长的带动下,比亚迪上半年经营业绩持续上扬。比亚迪预计,2023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5亿元至117亿元之间,较去年同期增长192.05%—225.43%,扣非净利润在93亿元至103亿元之间,同比增长206.99%—240%。

对于净利润快速增长,比亚迪表示,尽管上半年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凭借不断提升的品牌力、持续扩大的规模优势和强大的产业链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继续保持良好的盈利水平。

在8家已经披露半年业绩预期的上市汽车企业中,长城汽车是为数不多出现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大幅下滑的车企。据公告显示,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至15.5亿元之间,相较去年同期下滑72.32%到79.47%,扣非净利润预计在6亿元至8.5亿元之间,同比降低 58.71%到 70.86%。

长城汽车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出现下滑,并非销量所致。据官方数据统计,上半年长城汽车累计销售新车51.92万辆,同比增长0.14%,其中海外市场销量达到12.39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97.27%。

新能源转型、研发加码、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着长城汽车盈利能力。今年上半年,长城汽车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哈弗品牌坚持燃油和新能源双线发展,龙序列主要聚焦于新能源SUV领域,H序列专注燃油车领域,狗序列则主打轻越野领域。魏牌将借助PHEV+BEV双能源战略,实现SUV+MPV+轿车的全品类布局,坦克品牌将主打“越野+新能源”技术路线,以越野超级混动架构Hi4-T为基础,完善越野新能源家族矩阵。长城皮卡将通过高性能混动技术和超级越野平台,巩固市场地位。欧拉品牌聚焦A0和A级纯电市场。

对于扣非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长城汽车表示,除了新能源转型、研发加码、产品结构调整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汇率收益同比减少影响。

江淮汽车则乘着出海热,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扭亏为盈。据公告显示,江淮汽车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实现1.5亿元,扣非净利润为亏损2.4亿元左右,较去年同期呈现出亏损收窄趋势。上半年,江淮汽车合计销售新车27.88万辆,同比增长18.53%,海外市场销量达到8.92万辆,同比增长82.98%。

值得一提的是,江淮汽车上半年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还受到补贴因素影响。1-6月份,江淮汽车确认影响损益的政府补助约4.8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1.71亿元。

赛力斯和北汽蓝谷这两家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业绩表现十分相似,净利润均处于亏损态势,但较去年同期亏损额度有所降低,扣非净利润则呈现出亏损扩大趋势。

其中,赛力斯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亏损12.5亿元至13.9亿元之间,相较去年同期有所收窄(-17.27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8亿元至19.3亿元之间,同比亏损呈现扩大态势。

赛力斯认为,上半年亏损主要因为消费者对于M5智驾版的高预期,对现有车型的销售造成一定的影响,销量表现未能达到预期。同时,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也对净利润表现产生一定影响。据官方数据统计,1-6月赛力斯累计销量为9.22万辆,同比下滑26.66%,赛力斯汽车累计销量为2.58万辆,同比增长19.37%,增速不及整体新能源汽车市场。

北汽蓝谷上半年净利润亏损约为18亿元至21亿元之间,呈现出同比减亏态势,扣非净利润为23.5亿元至26.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额有所增加。

竞争加剧、利润压缩、为实现规模效应、品牌与研发持续投入,是北汽蓝谷归纳出净利润亏损的主要原因。从销量层面来看,北汽蓝谷有所好转,6月销量再次突破万辆,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3.52万辆,同比增长106.88%。

从8家上市公司发布的上半年业绩预告中能够看出,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两极分化,众泰、海马等边缘企业难以扭转亏损态势。而在火热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中,实现盈利不仅仅需要规模效应,更需要围绕着产业链成本做文章,以实现成本的降低。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