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336”集团化办学项目、打造十大主题百条线路研学实践品牌、家校社协同育人资源互联融通……市南教育人走心、用情、有爱,涵养着“支撑每个孩子最优成长”的区域教育生态。

8月12日,青岛市市南区初中强校提质工作汇报恳谈会在青岛一中市南分校召开。立足区域“西提东优中扩”战略,市南区正加快推进“四优九提升”强校提质工程,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优质校“花开”家门口。


(资料图片)

教育观察第77期

升级立体交互式集团化办学

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时代命题。集团化办学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政策创新。

聚力集团化办学纵深推进,市南区升级“336”集团化办学项目,打造3个融合型教育集团、3个聚合型教育集团、6个联合型教育集团,100%学校参与教育集团集群发展,优质资源不断裂变。

目前,区域各集团“一长两校三跨”管理机制全面落地,设立集团发展专项经费,实施参与集团化办学人员专项资金奖励机制;组建12个教师成长共同体,10个集团化办学教学共研体,培育“1+N”集团化办学项目成果12个,60余名教师参与集团共享。

打造“名校+”“融合型”教育集团,市南区最西部的琴岛学校与青岛一中成立教育集团,青岛一中市南分校正式挂牌;最东部的原青岛五中成为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浮山校区),青岛二中教育集团与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实现联合办学。

尤其是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市南区重点贯通小初衔接、初高衔接路径,组建“筑基”尖兵教师团队,打磨完善“筑基计划”课程体系,强校提质初中青岛一中市南分校和青岛二十六中教育集团(浮山校区)在全市率先开展筑基计划试点,探索跨区域、跨学段的人才贯通培养路径。

进一步助推优质资源扩容,市南区升级形成立体交互式集团化办学模式,推动区内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共建、共融和共享。

市南区打造名校新校、名人名校、校企合作、院校合作、区域联合、教师联盟、集群联智、跨学段联合等共同体,率先开展“一集团一高校”“一集团一院所”合作办学探索,依托学区制与传统优质初中打造教育共同体,辐射带动学区小学协同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100%全覆盖。

今年,市南区在第一阶段选择就读其他公办学校的学生比例大幅减少,相比2022年,中片学区大幅减少约16%,西片学区减少约5%。在第二阶段选择市南区属公办学校就读的学生比例大幅增加,东三学区增长超过13%,西片学区增长近8%。生源保有率持续提高,显示出家长对市南区公办初中的认可度、信任度不断提升。

教育教学提质谋新

中考增值率持续领先

从学业内容、成长环境、教育方法等方面观察考量,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承前启后的关键一环。

为此,市南区加快推进“四优九提升”强校提质工程,拨付专项奖补资金150万元,把3场初中“强校提质”现场办公会暨“三长”见面会开到了第一线,推动强校提质真正落到“实”处。

在8月12日市南区初中强校提质工作汇报恳谈会上,市南区教体局局长焦淑军表示,强校提质行动不是一定时期的阶段性工作,而是需长期坚持的持续性工作,它已撬动了学校向上生长的内在动力,铺就了区域内外联动的教育合作平台。

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被评为首批山东省基础教育教研基地;初中10个学科入选青岛市基础教育学科基地,充分发挥“省—市—区”三级教研基地联动作用;市南区开通强校提质教研“直通车”,落实教研员包靠初中学校制度;打造学校“教研管理首席”,学校业务干部平均每学期参与下校调研60余人次。

目前,市南区有市、区级优秀教学法200余项,其中初中42项,覆盖所有初中学校。青岛57中《“全链式”高阶思维教学法的实践研究》成功立项省级“十四五”课题,荣获2022年青岛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以“双减”撬动教学变革,市南区开展“悦动智慧课堂”研究,打造“轻负高效”教学品牌,依托“四精准”作业共研体系,优化作业设计,设置课后服务“作业导师”,开展分层分类作业指导,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师资方面,市南区推进两力工程强师行动,“培优”“培新”双向发力;启动教师素养提升工程5.0,遴选105名“菁英”教师开展精准培养;实施“名优教师造峰”项目,设立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6个区级名师工作室;向初中强校提质试点校、观察员校倾斜高级职称名额5个,激发队伍活力。

伴随强校提质逐步推进,今年,市南中考学业成绩依然保持全市领先优势,全区普通高中达线率近82%,5所学校达线率超过或接近90%。全区普高一段线达线率高达65%以上,7所学校较2022年实现正增长。其中,传统强校一段线达线率超过80%,多所学校达线率超过75%;强校提质学校增幅明显,其中青岛第三实验初中(青岛57中)增幅约13%,青岛一中市南分校(琴岛学校)增幅超10%,青岛24中增幅超8%。

育人品质提档升级

护航学生全面成长

美国作家赛珍珠曾说,教育的意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上的能力的发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把孩子塑造成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个体。

市南区坚持探索实践,以“家校社”三位一体持续搭建资源互联融通机制,健全“五育并举”教育体系,全环境共育时代新人,助力“强校提质”。

做优“十个一”素养提升项目,市南区正建立“市南区特色课程资源库”,指导学校成立校外“十个一”项目实践基地。同时深化“校园打击乐联盟”美育特色品牌建设,普及并打造足球、篮球、排球、武术等七项体育“技能链”,学生体质监测、冰雪、科技竞赛等成绩稳居省市首位。

为系统推进强校提质学校德育品牌创建,今年,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打造十大主题百条线路百节课程研学实践品牌,推出红色文化、国防教育、蓝色海洋、劳动教育、科技创新、艺术人文、历史文化、职业体验、运动健康、文明实践“十大主题百条线路研学课程汇”,为孩子的成长创设丰富体验和无限可能。

8月15日,“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山东基地”正式揭牌。全国首家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落户市南,将为区域引入全国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基层组织、社会团体、品牌赛事等优质资源,从地球科学学科高地、拔尖人才培养、品牌提升等方面,高位构建科学教育发展体系。

护航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市南区实施“明眸、亮眼、健体”工程,完成对全区4.6万余名中小学生的视光检测、体质监测、体检和脊柱侧弯筛查工作。成立市南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服务中心,汇总分析48万条测评数据,为全区4万余名学生建立健康指导“一生一档”。

此外,成立市南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指导中心,建立50个家校社协同育人服务站,社区覆盖率100%。以孩子所需、家长所盼“双主体”为基础,加强初小幼协同互动、融合共生,围绕科学家教、心理健康、衔接教育、感觉统合四大主题,构建“相伴最优成长”暑期课程菜单,组织暑期6周共56节课,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可。完善十二年一贯“6+”家庭教育课程体系,深入研究家长课程“五步教学法”,举办首届浮山湾家庭教育先锋论坛、校园开放季等活动,吸引8万余人次参与。

市南教育高位发展的密码是什么?绕不开“走心、用情、有爱”六字。秉承“敢为、敢闯、敢攻坚、敢首创”的精神,市南教育人在强校提质的“赶考”之路上,将继续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优质学校。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