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的导游,可一些父母却成了“黑导”

小学是“学霸”,初中咋变“学渣”了?

家教沙龙 前天在书店碰到朋友丹丹,她正紧缩眉头地为女儿挑选各类练习册和试卷。 我惊讶地问:“你女儿不是学霸吗,需要做这么多卷子吗?”她叹着气说:“哎,小学的时候,每次考试都在前几名,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初中开始,孩子成绩就一直在下滑。外面的补课班小学到现在一个都没停,这次期中数学才考了87分,我又给她找了专门针对难题的老师,再加上这些练习,我就不信了,这个分数会上不去?” 丹丹的这番话让我想到了知乎上一个针对“小学成绩有欺骗性”话题的高赞回答:小学成绩的欺骗性,不是成绩本身有欺骗性,而是一些取得成绩的方法,它不具备可持续性,时间久了自然原形毕露。 丹丹采用的显然是以分数为目的的方式,从各类兴趣班再到各种试卷,推着孩子去学习。 在这个枯燥又乏味的过程中,或许孩子的热情、自主能动性和探索欲正在一点点地被消耗掉。 而这一切都源于家长的高期望和攀比的虚荣心理,对教育规律和人生长远发展的无知,还有不输于人的焦虑。 拔苗助长式教育背后 是家长无处安放的焦虑 热播剧《小舍得》中,子悠是一个乖巧懂事、成绩名列前茅的孩子。而妈妈田雨岚似乎还不够满意,为了能让子悠进入“升重高”率最高的初中,她在鸡娃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在子悠一年级的时候,她就给子悠报各种兴趣班:奥数、英语、写作等等。她将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还要早起半小时,晚上晚睡半小时,加大做题量。甚至到了升学的关键期时,她给孩子一下子报了5个奥数班。 为了保证全部时间能花在学习上,田雨岚还剥夺了孩子内心最热爱的足球和生物研究。 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你以后要加倍努力,你学习好,就是对妈妈最大的回报。 甚至在子悠参加奥数竞赛前几分钟,田雨岚还边走边在孩子耳边叮嘱:你就算拿不了一等奖,好歹拿个二等奖。家里的荣誉墙,妈妈特意给你的这次奖留了C位。在妈妈的重压之下,子悠出现了幻觉,就在这场奥数竞赛中,子悠疯狂地撕了试卷,冲出了考场。 田雨岚是当下无数焦虑家长的缩影,为了孩子的分数,铆足了劲,不惜违背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就如前段时间的一个新闻: 一位刚满1岁的宝宝,因为父母给她报了网上的早教课程,致近视100多度。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就让视神经还没发育完善的婴幼儿每天对着电脑学习。 更有甚者,在一个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中,有位妈妈为了让肚子里的宝宝适应出生后的竞争环境,她决定一定要让宝宝赢在子宫里。 这几个场景,多像社会学中的“剧场效应”:不管这场戏精不精彩,好不好看,前面的人都站着看,你坐着看到的只是人家的背影。于是,所有人都站了起来,甚至有的人还站到了凳子上,整个剧场充斥着不安、压抑和无孔不入的焦虑。 北大教授蒋承说过:对“教育落后”的恐慌,导致每个人都铆足劲,没有人甘心孩子屈居人后,所以家长就推着孩子往前再往前。 这一切的根源,都来自父母自身的焦虑,还有对孩子的不自信。焦虑的父母背后,必定有一个遭罪的孩子。 前期逼着孩子学 后期孩子不知道为何学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故事。孩子的妈妈是位中学老师,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开始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的打造。每天制订的学习计划,精确到分。一天的时间,几乎全部都泡在周而复始的学习中。 在这种强行灌输的学习模式下,孩子进入小学后的成绩,一直没让妈妈失望过。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学校有各种兴趣班,孩子偷偷地报了篮球。妈妈知道后,二话没说,就打电话给老师,改成了作文班。到了初中,凭借着妈妈的威严和暑假提前学的知识,初一时的成绩还是非常拔尖。 但是到了初二,孩子的学习渐渐不在状态:上课走神,碰到难题直接放弃,作业越来越拖沓,一有空就去楼下打篮球。妈妈知道情况后,每天抽空就去孩子班级盯着他,不让他钻一点空子。 到了高中,孩子没有了管控,像一个漏气的球,彻底没有了支撑。上课睡觉,作业抄袭,课后打球,晚自习看小说。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对老师说:“这么多年,我不知道是为什么而学习,我也不知道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北大临床心理学博士徐凯文曾做出过这样一个结论:从小被认为优秀的孩子,却可能在空心病上栽跟头,北大就有30.4%的学生厌恶学习,有40.4%的学生认为活着没意义。 一位北京交通大学大三学生,留下2000多字的遗书后跳楼自杀。在遗书中,他痛斥了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全面发展”是一些人的鬼话。现在的他,不知道未来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灵魂早已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银河补习班》中,邓超对儿子说: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如果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 孩子是独立人的存在,他们有思想、有梦想、有自我。为人父母,不该以分数论框住孩子的个性与热情,破坏孩子内心的独立人格体系。 孩子要成功、成才,首先要成人,清楚自己的目标,知道自己的价值,找到自己的归属。这才是驱动一个孩子学习的意义与动力,也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 内驱力才是孩子学习的持久动力 《孩子的情商》一书中说:很多时候,孩子没有做事的动力,其实是因为大人用过度的“外在推力”,伤害了他们的“内在动力”。 为人父母,不肆意消耗孩子的热情,不随便扼杀孩子的梦想,孩子的创造力才有突破,生命力才有张度,内驱力才会爆发。 著名社交软件“脸书”的创始人扎克伯格,10岁时就对电脑编程十分着迷,爸爸就送了一台电脑给他。大学时,扎克伯格又迷上了网络游戏,作为心理医生的妈妈非但没有阻止他,反而给他讲了许多心理学的知识。这让他深受启发,他开始从心理学的角度设计游戏关卡,创造出了许多趣味十足的游戏。为了完成自己的商业帝国梦想,扎克伯格决定辍学,而他的父母全力支持儿子的这一行为。 他们认可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鼓励孩子的创造,激发了孩子为自己的梦想帝国不断去攀登的动力。 著名画家陈丹青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和价值感唤醒。 从小被父母支持、激发、引导的孩子,都是幸运儿,他们更有机会发现自己真正的爱好、特长,并且沉浸其中,享受这份愉悦带来的成就感。 孩子内心的力量,来自于父母的支持和认同。支持和认同,能提升孩子的价值和自信。 价值感才是点燃一个孩子内驱力的动力,而内驱力才是一个孩子保持热情与成长的持久能力。内驱力强的孩子,目标明确,内心笃定,行动及时,理想远大,任何困难都不会难倒他。樊登曾说过的一段话,我颇为赞同:父母是孩子在这个世界的导游,导游的任务是带着“游客”看这个世界,还要给“游客”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但大多数的家长成了“黑导”,绑架了“游客”,逼着“游客”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做。结果,“游客”感觉旅行没有意思,做任何事都没有意义。 教育是点燃一把火,而不是灌满一桶水。做孩子人生的导游,激发孩子对这个世界的热情,孩子才会有欲望、有毅力、有行动去探索这个美好的世界。 这样的人生,才是一个丰富、饱满又有力量的人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