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周勇


(相关资料图)

七夕是一个传统节日,历朝历代都有很多的习俗和诗文来纪念它。

在七夕节有一种活动叫“乞巧”,因此七夕节又叫乞巧节,唐诗人林杰写道:“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里写到的“乞巧”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乞巧,指的是一种仪式。仪式中女孩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祈求自己长得美丽,有一双巧手,嫁得一个如意郎君,这是女儿们的美好愿望。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得名。

2023年8月21日,北京,一对国外青年男女身着汉服在北京什刹海景区游览,宛如“牛郎织女”相会。CFP。

除此外,到了宋元时代。乞巧节干脆发展为一种盛大的集市活动。人们从七月初一就开始办置乞巧物品,乞巧市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到了临近七夕的时日、乞巧市上简直成了人的海洋,车马难行,观其风情,似乎不亚于最盛大的节日-——春节,说明乞巧节是古人最为喜欢的节日之一。在宋代,七夕节干脆被列为法定节日,足见官方对此的重视。

由于它是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慢慢地有了相应的系列娱乐活动。

乞巧的活动一,“赛巧”。女孩对月穿针,以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若穿好的,就称为"得巧"。

其次是“应巧”,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就是把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打开,如果结的网是正圆形,那么就是“得巧”,证明祈祷是应验的了。

还有一种活动叫“投针验巧”,在明清时代比较流行。所谓投针验巧,即是先准备一只面盆,放在天井里,倒入“鸳鸯水”,即把白天取的水和夜间取的水混合在一起。面盆和水要露天过夜,再经第二天即七月初七白天太阳一晒,到中午或下午就可以“验巧”了。取缝衣针,轻轻平放在水面上,针不会下沉,水底下,就出现针影,这针影若是笔直的一条,即是“乞巧”失败,若是针影形成各种形状,或弯曲,或一头粗,一头细,或是其他图形,便是“得巧”。

七夕节用以祭拜的物品,民间有不同的种类。大致来说,有茶、酒、新鲜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和妇女化妆用的花粉以及一个上香炉。人们在斋戒沐浴以后跪拜,乞求来年瓜果丰收,以及乞求爱情,乞求自己拥有一双巧手,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等等。

相对而言,山东一带的七夕庆祝活动要显得简单,如果陈设瓜果在第二天有喜蛛在上面结网,那就意味着乞得巧了。在诸城、滕州一带,甚至于还希望七夕下雨,意味着“相思雨”,认为是“牛郎织女”相会所致。

在唐朝时,这一天还被叫做“晒书节”,人们除了吃饼,还把书拿出来晒,以防书放久了发霉变色。甚至朝廷还发放银两用于宴席消费,足见对书本的珍视,对读书人的尊重。

七夕的吃食也是丰富的,除了瓜果之类,人们还做糖酥用以乞巧。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就成,或是用面粉制作各种小型物品,放到油锅里煎炸后称为“巧果”。

今天我们过七夕,一方面是对传统节日的珍视和传承,另一方面就是祈祷爱情圆融。中国式的“情侣节”,显然应该有中式的习俗和美好意义。个人觉得,这个节日不仅可以团结家人,祈祷美好愿望,更重要的是,我们所祈祷的是恋人之间互相尊重,是爱情的甜蜜和芬芳。宋人杨朴诗道:“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对青春女孩来说,美好的祈愿固然是应该有的,关键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美满的爱情的时候,把稳心中的舵,莫让物质条件盖过一切,从而忽视身边等待着幸福降临的“命中贵人”,或“白马王子”。

“转载请注明出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