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康生物:打造生命蓝湾合成生物的领军企业,助力园区发展(上)


(资料图片)

http://static.zhoudaosh.com/682C2E858CD161668E1C6763F2428BF086D92662EC72487F0C8EB4ACC0B88E50?preview=175497271

产学研基地和人才政策帮助吸引并留住人才

对于很多药企在发展过程中经常无可回避的招人难、育人难和留人难这些问题,落户园区后的赵华深有感触。对此,园区不但协助企业进行宣传和对外招聘将人才吸引过来,同时用特殊的人才政策,帮助他们在最大程度上留住了人才。

对于暂时无力购房的年轻人,园区为他们提供了设施俱全的人才公寓。“一方面是这边生活成本低很多,另一方面我们又给他们开出了相当有竞争力的薪水。”赵华说,两者一结合就比较有吸引力了。

此外,园区的落户政策不仅在上海,甚至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先驱性,而且也在不断改进中。“我记得原来是博士来了以后就直接落户,硕士基本上在临港呆满三年就能落户。现在,据说硕士在这边只要工作两年多就能够落户了。如果是本科生,在这里交满一年社保,和公司有三年合同的,就可以按人才政策买房。”

作为一家创业仅三年的公司,锐康生物如今已有106名正式员工。除了人事后勤和财务16人,剩下的90人全部是研发人员,还不包括实习生。公司的规模越做越大,原先的一栋楼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了。

“我们现在的楼栋是A4栋,约2400平米。对于现有的这106号人,已经非常拥挤了。”赵华兴致勃勃地规划着,接下去他们马上要进行二期建设。

园区在选品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指导

落户园区三年,让赵华印象最深刻的,是园区对企业持续性的关注。而不是说引进来就两手一摊,不管了。

“那时候我们刚选择蓝湾,园区首席产业规划师曲霞和她的团队一起为协助我们尽快落地作了很多努力。”赵华回忆,“因为她还同时负责蓝湾基金,所以我们落地不久,她就表示想投资我们。对于一家新创企业,能够得到这种信任对我们来说是很鼓舞人心的。虽然当时我们母公司那边没有融资的需求,但这给了我们坚定往下走的信心。”他说,园区领导这种顶层规划能力和投资的前瞻性也让自己深受震撼。

锐康合成生物学战略合作签约

回到2020年的时候,上海还没有将合成生物列为新兴产业。而当时有个别城市对于合成生物已经关注起来了,以深圳为例,深圳市一举投下10个亿,目的就是要打造合成生物研究所。

而天津启动得更早,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得到海河基金以及市政府的支持专门发展合成生物技术。

在合成生物尚未在上海热起来之前,蓝湾园区里有一家像锐康生物这样的企业,可以在合成生物制造方面干出一番天地,对于整个园区未来的布局是很关键的。

赵华感慨,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也在不断调整研发的方向。“从原来小产品慢慢给它落地、交付,到现在开始做一些大单品。所以园区对我们这方面的帮助的确非常大。”

公司从创立至今的三年,也是新冠疫情蔓延的三年。“因为公司的特点决定了一方面我们需要经常出差,另一方面客户也经常要来我们园区。在疫情管控期间,这样来来回回确实是很麻烦。”

但让他欣慰的是,园区从中做了很多协调,方便了他们业务的开展。去年春天,上海实行全域静态管理期间,锐康生物包括他在内的10多名员工留在了公司。

“因为当时感觉研发交付的压力相对比较大,一个初创公司如果东西老不出来,慢慢的对于大家的士气也是一种打击,所以那时候大家吃住在公司。”赵华回忆,“当时吃都是个大问题,因为食堂也关门了。然后园区就从外边协调,请人去协调第三方送餐。而且核酸采样,开始时都要跑到园区外边做,对我们加班加点搞研发的人来说确实很不方便。后来,也是经过园区不断的努力和沟通,终于在园区里面开了核酸采样点,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我们的时间,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成功是成功之母未来进一步助力园区发展

从开业到现在,锐康生物已经完成了多个产品的合成生物制造工艺包的开发,而且已成功交付了三个产品。今年,他们还将再交付三个产品到位于新疆的基地进行生产。接下来,预计每年都将产生亿元级的产值。

赵华说,他们打算用四、五年的时间,把公司打造成国内最好的合成生物学研发公司。

赵华表示,公司坚持 “生物发酵”和“合成生物”的双轮驱动战略和ESG发展理念的长期主义价值观,在不远的将来把公司打造成合成生物制造领域第一梯队的公司,更好地服务社会。

而园区的服务,也让他们得以解决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去。赵华觉得,企业和园区之间彼此依存,作为企业也有义务为园区带来效益。“我们既然当初选择了生命蓝湾,就一定要用好的发展来助力园区的发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