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尹航
(资料图片)
编 / 李禄源
上映25天后,《八角笼中》终于拿到了20亿票房。
自此之后的票房爬升进入到了一段艰难的过程,大众层面的关注度和话题性逐渐转移到了新片上,属于《八角笼中》的荣光时刻基本到此为止。但回头来看,不论是口碑还是票房表现,这部作品也算是拥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
图源:豆瓣
院线电影的上映,多少都会造成一些反响,《八角笼中》也不例外。它主要达成了两个成就:一是王宝强作为导演的自证,从体育的角度,我们更关注第二点——引发了大众对于原型事件的重新聚焦。
2014年,恩波将一手建立起的阿坝州散打队转型成为综合格斗训练学校「恩波格斗」,并长期招收一些山区孩子免费学习、免费吃住。这些孩子几乎全部来自大凉山,住着漏风漏雨的房子,有的孩子失去了父母,有的父母离异。在恩波格斗,虽然要接受艰苦的格斗训练,但这里「有柔软的床」「还有肉吃」,让这些原本只能靠小偷小摸混口饭吃的孩子,得以拥有了一处避风港学习成长。
2017年,社媒平台上广泛传播的一段视频,记录下了这些孩子在八角笼中缠斗的场景,引发舆论的轩然大波。背上「虐待」「利用未成年人打拳谋利」等指责的恩波格斗,不得不将几乎所有孩子送回大山。
这些重返老家的孩子们,又回到了只能吃洋芋的生活。此后,多方视角介入,还原出了一个真实的恩波格斗——风向反转,后者也终于重获支持,但那些回乡的孩子并没有全部回归。
这一引发全国关注的事件,也是电影《八角笼中》的故事原型。而王宝强在影片中饰演的向腾辉,正是恩波格斗的创始人恩波。
电影《八角笼中》的剧情终止于苏木夺冠。但在电影之外,格斗少年们的「命运齿轮」还在转动。
如今的恩波格斗:在赛场,在边防
电影上映后,恩波本人也曾出现在首映活动的现场。当年视频中精壮、结实的男人,在经历了心梗入院、ICU抢救后,如今已暴瘦50斤,出席路演也只能坐轮椅。
谈起这件事,唐罗说「(恩波)这个就是‘呕心沥血’。」唐罗在2007年左右与恩波相识,他经历了恩波格斗的诞生、风波与重生。在电影《八角笼中》里,代表他角色的是王迅饰演的王凤,采石场的设定同样源自他与恩波早年间经营的砂场。
坐轮椅出席路演活动的恩波
图源:微博@苏木-达尔基
当年风波平息后,政府派9年义务教育各学科、各年级的老师来到恩波格斗,为孩子们教授文化课。通过教育资源异地共享的方式,让这里孩子们的义务教育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正是当时恩波格斗面临的大问题。
孩子们不是成都户口,借读费是笔不小的开支,不仅如此,由于受教育基础差,孩子们在成绩上也无法融入普通学校。恩波当时为这件事耗费了不少精力,好在最后得到了解决。
如今恩波格斗已经拥有了体校资质,除了依旧在免费招收家境贫穷的山区孩子外,也从今年起正式开放招生渠道,以体校运营的方式培训外来的孩子,并收取学费,俱乐部勉强能够做到自负盈亏。
当然,如果算上之前十余年无休止的单向投入,这个亏空可能永远也无法填平。
苏木达尔基(上)与《八角笼中》的苏木(下)
图源:微博@苏木-达尔基
所有学员中,苏木达尔基是恩波格斗的「明星」——他是首位签约UFC的中国藏族选手,也是《八角笼中》主角苏木的原型。
2010年,14岁的苏木达尔基进入恩波格斗学习生活,他回忆,刚到俱乐部就是恩波去接的他们,20来个孩子,全部来自贫苦家庭,没有像样的衣服。恩波带他们去了耐克,给每个人都买了一套运动服。
2018年,苏木达尔基在UFC打比赛,仅出场费每场就能拿1万美元。拿到奖金后,他会给俱乐部里的孩子买新衣服、新鞋,还把父母接到了成都居住。
除了像苏木达尔基这样登上UFC赛场上的选手,那些应征入伍的孩子们,同样让恩波感到骄傲,「我们常说一句话叫‘小武为家,大武卫国’,练武的人最高的境界就是保家卫国。」恩波就是退伍军人出身,如今这种使命感转移到了从恩波格斗走出去的格斗少年们身上。
不仅如此,恩波格斗里优秀的学员,也会分期分批次为部队进行格斗培训,并一直在为边防部分输出力量。2020年,恩波格斗还被西藏军区授予「雪獒高原抗击队」称号。
曾经颠沛流离的孩子们,如今亮相在国际赛场,也戍守在边关。
恩波(二排右三)与唐罗(二排左三)在授旗仪式上
图源:公众号@恩波格斗
在唐罗看来,电影《八角笼中》的上映有三个意义:「对体育产业有帮助、对做善事有帮助,最后,对我们知名度的提升有帮助。」电影上映带来关注,关注则会带来改变。如今改变的风暴正在酝酿当中。
而这样的改变,孙岭峰也曾经历过。
孙岭峰是「强棒天使棒球队」教练。2020年,一部名为《棒!少年》的纪录片登陆院线,让一群棒球少年闯进了大众视野。如《八角笼中》一样,《棒!少年》同为体育电影,也同样记录了一群孩子因体育改变的人生,二者在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已经长大,《棒!少年》的主角马虎出演了《八角笼中》的同名角色,球队的另一名选手周德柏文,也一起出现在了这部电影当中。
棒球少年,从山村走向银幕
在电影《八角笼中》开拍之前,王宝强苦于无法找到符合心意的小演员,经朋友张艾嘉介绍去到了强棒天使基地。在那里,他一下子就挑走了马虎、周德柏文、李有文和什都林祖四位队员。
在这四人当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马虎。在《棒!少年》里,他是刚刚来到球队的叛逆少年,在团体中总想当老大,浑身上下写满了两个字:不服。
《八角笼中》拍摄期间,孙岭峰去探过一次班。当时电影还没开机,小演员们都在成都培训格斗和四川话。马虎和周德柏文常年打棒球,体格健壮,为了和成年后的演员体型更加贴合,也是更符合山区孩子瘦弱的特征,两个棒球运动员猛减体重,几乎只吃白水煮菜,瘦了十几斤。孙岭峰于心不忍,到片场偷偷领着他们出去吃了顿肉。
《棒!少年》中的马虎(左)与如今的马虎
图源:豆瓣
孙岭峰回忆,马虎刚到强棒天使基地的时候,头三个月每天吃饭都给自己吃到吐,因为「害怕下顿吃不上」——电影中孩子们刚到格斗基地时吃饭狼吞虎咽的样子,完全是本色出演,甚至还有所收敛。
看完《八角笼中》,孙岭峰跟马虎开玩笑说:「马虎,你在电影里吃相挺文明的。」
或许正是孩子身上的这种经历与特质打动了王宝强,但回头来看,他们也没有辜负导演的信任。
《八角笼中》有一幕是格斗队员们在楼梯上被围堵,马虎趁对方不注意,一把夺过长刀,眼中爆发怒意,直朝对方刺去。向腾辉在画外音中说道:「那一刻,他是真的动了杀心了」。
这是考验演技的一幕,不仅要动作流畅,眼神也要把控地恰到好处,没有演艺经验的马虎贡献出了完美的表演。因为他们的演员天赋,不少观众都表示「希望他们能多拍戏」,孙岭峰也收到了一些综艺或活动的邀请。
7月,MLB组织了《八角笼中》观影,散场后,周德柏文和马虎身边围了一圈排队合影的影迷。虽然还不满18岁,但两人已经手握《棒!少年》和《八角笼中》两部高分「代表作」。
这也让不少观众开始关注:马虎和周德柏文,会从棒球运动员转型为演员吗?关于这一点,出去看了一眼演艺圈的五光十色,马虎和周德柏文却毫不留恋。
就在氪体拨通孙岭峰的电话之前,他还在和周德柏文争执。他希望周德柏文接下综艺和活动邀请,多出去尝试尝试,那是一条更宽的路。然而后者固执地要留在球队比赛,不想再踏入棒球之外的领域。
虽然拗不过几个孩子,但孙岭峰还是欣慰的:「他们知道自己的本位在哪」。
对于这群出身贫困的孩子,很多人认为,格斗和棒球给他们提供了「出路」。孙岭峰却不认同这个看法。他认为强棒提供的不是出路,而是一个「被尊重的可能」。
「出路这件事太容易了,我想给他们提供的不是出路。当他们以中国人的身份站到棒球的世界舞台上,跟世界棒球最高维度的人接触,这能改变他们落后的认知,也就跟贫困说再见了。现在,我相信他们不打棒球不拍戏,也绝不会变成贫困的人,他们一定会找到自己的出路。」
「但是在他原来的家庭场景当中,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
图源:《棒!少年》
马虎和周德柏文在《八角笼中》上映后注册了社交平台账号,偶尔更新一些练习棒球的日常,或是为《八角笼中》造势。大运会开幕后,二人还前往成都观赛,为赛事宣传,已然成为了格斗和棒球运动的推广者。
《棒!少年》和《八角笼中》的上映,切切实实改变了他们的处境,在他们面前铺开了更多条路。
不过,棒球少年们拥有了豁然的未来,棒球在国内的未来,却依旧道阻且长。《棒!少年》上映之时的口碑和推荐,并未使棒球这项运动快速普及,其在国内的发展仍然缓慢。
当然,要实现这一愿景不仅是影视作品的传播,更要依靠棒球产业的完善、棒球人口基数的提升。「想办法打开局面,我在努力干,但是我自己的能力太有限了,能做成现在这样,已经完全超出我自己的能力了。」
此时,孙岭峰正带领一队凉山彝族姑娘们前往日本参加棒球比赛,新作《棒!少女》的电影也正筹备之中。
日本街头的彝族棒球少女
孙岭峰拍摄
说回到《八角笼中》。院线电影后浪赶前浪,探寻本我的《芭比》、大制作的《封神》、即将上映的《奥本海默》,都已经接过了话题度的接力棒。
《八角笼中》让大家重新把注意力放在这群正在靠拳头改变人生的孩子们身上,当票房落幕,我们更关心的可能是:
「当年《棒!少年》上映所带来的影响,是否能原样复制到《八角笼中》和格斗少年们身上?又是否能真正对他们的人生有所帮助?」
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一种对必有回响的坚信。如果不能改善体育少年们现实的成长环境,哪怕亿万票房的电影也会失去其最为重要的意义。这个问题,我们也曾抛给孙岭峰。
他回答说:「没有任何人,能够决定这群孩子的人生。」